上级关注
河北滦南:重阳“幸福小院” 点亮老人多彩生活
阅读

又逢重阳,河北滦南张麻湾村的秋阳里,飘扬着评剧的婉转音韵、米面的清香,还有鸡毛掸子基地里老人们扎掸子的欢声笑语。 这是村里的 “幸福小院”,老人们把晚年过成了有 “乐”、有 “养”、有 “为” 的多彩模样。

微信图片_2025-10-30_094715_305.png河北滦南张麻湾村拥有剧场、小食堂和鸡毛掸子展厅的幸福小院。杜昭摄

微信图片_2025-10-30_094727_345.png河北滦南张麻湾村幸福小院星火剧社老人盛装登台。杜昭摄

村里每周三、周五定期演出的星火剧社“银发艺人”盛装登台,经典评剧选段唱响,熟悉的乡音让老人们听得入迷,偶尔还接唱两句,念叨着下次还来。

微信图片_2025-10-30_094737_978.png河北滦南民政部门为张麻湾村幸福小院送来米面油等重阳节慰问品。杜昭摄

正在筹建的助老小食堂里,民政部门慰问的米、面、油正在卸车,村党支部书记刘文豪笑着说:“等厨房设备安装到位,就能每天给老人提供三顿饭,不光管饱,还得管营养,让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放心。” 这话让旁边的老人都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微信图片_2025-10-30_094754_772.png河北滦南张麻湾村鸡毛掸子基地里老人们正在扎鸡毛掸子。杜昭摄

鸡毛掸子基地,老艺人们重拾非遗技艺,扎制掸子,直播带货更是妙语连珠,“鸡毛掸子走四方”百万传承计划使非遗传承体验达到1.5万人次。统手艺成了“吸粉利器”,也让老人们觉得 “自己还能帮家里添把力”,老有所为还能有所收入。

评剧唱响,米香渐浓,老掸子手艺重拾。重阳节的暖意,不只在丰收的田野,更在老人们眼里的光、脸上的笑里。这里的晚年,早已不是 “坐等养老”,而是把日子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闫丽薇 陈俊霞 文/图)

来源:中国商报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篇文章很值
赞赏激励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