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滦南
【法律讲堂】扰民是否触犯法律
阅读

135editor_11131504_618f638487b2520211113150436.jpg

一、扰民是否触犯法律:

扰民是属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类行为不是因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是属于治安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民事纠纷有哪些:

民事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经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案件的活动,以及这些诉讼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通俗地讲就是:你的人身和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事人通过打民事官司,达到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三、常见的民事诉讼类型:

(1)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多数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公民之间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

(3)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所产生的债务纠纷以及损坏财产引起的赔偿纠纷。

(4)因人身权利引起的纠纷,这主要是指侵害公民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肖像权。

(5)因侵害公民的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版权)而引起的纠纷。

(6)婚姻家庭引起的纠纷,主要有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方面的纠纷,家庭成员间的赡养、抚育、扶养等纠纷。

(7)因经济合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承包、土地承包、相邻权等引起的纠纷。

(8)法律规定的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文件规定的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民事诉讼案件。


以上是关于“扰民是否触犯法律”的介绍。对于扰民方面的法律问题,如果当事人无法弄清楚,不妨自行咨询相关律师。生活中,如果遇到了扰民纠纷,必要时可以聘请律师加入。

来源:找法网

【编后语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前,应该首先“守德”。

特别是住楼房的朋友们,就像住在一个巨大的“寝室”,“寝室里有多层“上下铺”。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大“寝室”,更应自律、自觉、自省,每栋每单元每户,一家老小的一切“活动”都应照顾上、下、左、右邻居,共同自觉维护好“集体生活”秩序。

作为长辈的,更应及时管理、教育、耐心引导、严肃纠正自己家的“熊孩子不应纵容孩子“释放天性”,否则,一味“惯”下去,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生的“习惯”,当有一天,他们离开家、自己走出去,没有昔日父母长辈的全方位呵护时,他们或许会碰到“硬茬”,他们不顾他人感受的扰民行为,可能会引发打架斗殴、付出惨痛的代价。

别到那时候想起“后悔当初没管好孩子”……


微信图片_20201223094342.jpg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篇文章很值
赞赏激励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