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
【冷知识】中轴线 | 大栅栏为啥读成“大石烂儿”?
阅读

大栅栏本名是“廊房四条”。

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然而连年战争不断,北京人烟稀少、市井萧条,政府便开始营造市场、招商引资,于是这种连檐通脊、可经商、可居住的商铺建筑便出现在了前门地区,形成了“廊房头条”“廊房二条”等,其中“廊房四条”最著名,就是今天的大栅栏。

在这条街的入口装有一座高大的栅栏门,时间久了北京人就以“大栅栏”来称呼它,而北京话的特点是“吃字、吞音、转音、儿化音”,所以“大栅栏”就叫成“大石烂儿”了。

▲【视频】中轴线 | 大栅栏为啥读成“大石烂儿”?

来源:学习强国 · 北京学习平台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篇文章很值
赞赏激励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