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稳固党的建设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程庄镇牢牢抓住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创新党员教育模式,活用“小讲堂”进行新老党员传帮带,引发党员示范蝴蝶效应。
一、建设三“小讲堂”,激活老党员信念感
程庄镇是红色革命老区,现有68个党支部,2340名党员,他们中有的曾在抗战中保家卫国、拼尽全力,有的是1942年潘家戴庄惨案中逃脱的幸存者,有的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一代青年……革命历史孕育了程庄人民、特别是党员干部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红色基因。在新征程中,程庄镇牢牢抓住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建设三“小讲堂”,创新党员教育场景。一是改造西霍村农村老旧废弃房屋,建成集党史大讲堂和党史展馆(陈列大量文物实物)为一体的党员教育讲堂;二是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为据点,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三是利用汪庄阻击战战场原址,抚今追昔,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小讲堂”高度还原革命历史中的真实生活场景、惨案场景、战争场景,激活了广大老党员血脉中的红色基因、革命理想,并把这种精神的力量付与新老党员传帮带的实践行动中。
二、活用三“小讲堂”,激活青年党员敢闯基因
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政治能力、政治素质决定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成败兴衰。程庄镇活用三“小讲堂”,创新党员教育模式,解决当前部分党员受教育程度低、理论学习不多、思想固化、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一是全时态利用三“小讲堂”进行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三个阵地全天候对外开放,方便全镇所有支部结合“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进行党员教育,形成了“听一堂红色历史课、观一场红色资源展、受一次红色精神洗礼”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二是借力乡贤宣讲团品牌优势进行党史、滦南英烈史和个人奋斗史宣讲,由乡贤宣讲团中的党员身份成员担任志愿讲解员,讲解内容实现了厚重的红色故事与催人奋进的乡贤奋斗史成长史的有机融合,让历史的光辉照亮现实、指引航向;三是开展新老党员“结对帮”活动,程庄镇党委自去年8月开展“三围绕九提升”活动以来,新老党员共结对子782对,每月定期开展一次理论宣讲和谈心谈话,党委还侧重加强90后年轻党员与退休老党员的联系沟通,侧重强化年轻党员对生活困难老党员的帮扶,侧重加强优秀老党员、特别是建国前老党员为新党员进行精神补钙。通过活用三“小讲堂”,发挥老党员和优秀党员的资源优势,为年轻党员和新党员增长了爬坡动力,有力激发了他们的闯劲干劲,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成才,不断推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三、走出三“小讲堂”,助力程庄精彩蝶变
程庄镇党委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信念,共组织三“小讲堂”活动22次,各支部利用三“小讲堂”开展活动138次,在全体党员中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党员教育实践。走出三“小讲堂”,程庄镇党委在各行各业树立“党员先锋岗”,引发党员教育蝴蝶效应。迅速开展“育好‘三支队伍’、引领乡村振兴”行动,实现党员队伍、志愿服务队伍、老干部队伍联合发力,形成推动全镇改革发展实践的磅礴力量。今年以来,通过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助力化解“老大难”信访积案13个;村集体收入实现明显增加,10万元以上村达87%,并涌现了王汝一、王玉、王学武等多名党员致富带富的先进典型,助力全镇形成了“东菜、西米、北养、南游”的现代化产业结构;打造“程庄”牌楼,成为全镇门面“担当”,形成镇域新坐标;持续提升道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四通八达交通路网;建成集思想教育、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四大主题广场,成为程庄镇学习教育新阵地。
下步,程庄镇党委将继续依托三“小讲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发有为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真正实现以阵地凝魂聚气、以教育强基固本、以实干锤炼硬功,为“闯出现代化,振兴新滦南”和中国式现代化在滦南具体实践贡献程庄场景。
来源:滦南县人民政府网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