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快讯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郝家窑村:守护生态 阔步小康
阅读

坐落于黄河岸边、山梁之下的郝家窑村,曾经偏远贫困、无人问津,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已经发展成为美丽、富饶、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2017年郝家窑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称,今年8月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48岁的孟文良是地地道道的郝家窑村人,这几天秋收过后,本应该是清闲的时日,可老孟和其他村民一样,都迎来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那便是给“宝贝”葡萄埋土越冬。

“我们这里的葡萄枝一般是在清明后、谷雨前,开始地热后从地下掏出来,到了每年国庆节后,立冬的时候,就该把葡萄枝埋进地里了。因为葡萄到了冬季就不生长了,为了保持枝条上的湿度,就得埋到地里面,在外面的时候容易流失水分,葡萄枝流失水分后第二年容易死掉。”孟文良告诉记者。

郝家窑村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依靠特有的小气候优势,这里的葡萄以皮薄汁甘、味香可口等特点,广受欢迎。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均产量达3000多吨,年收入超过4200万元。在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种植葡萄,葡萄产业也成为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同时,郝家窑村以葡萄产业为基础,依托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和乡村旅游。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的郝家窑也成为托克托县沿黄旅游观光经济带上的闪亮明珠。

“原来在托县旅游业没有兴起的时候,我的葡萄只有二三亩,销售方面也不好。咱们这旅游业兴起后,现在人们种植的葡萄都不少,我现在有二十多亩葡萄地,每年收入在十到二十万之间。普普遍遍人们种七八亩就能达到十多万收入,每亩地应该能达到两万元。”提起葡萄,孟文良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同很多村民一样,孟文良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老孟也是村里最早涉足这一行业的人之一,他的农家乐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坐在家里就把钱挣了”,这样的事儿以前的老孟不敢想。

“我家农家乐从2004年开始初步发展的,从一个小饭店一直发展到现在,在神泉来了之后的带动下,游客数量增加,逐步发展壮大。农家乐从刚开始收入不足一万元,到现在是成倍的增长,近几年农家乐经济效益能达到五十万以上。”孟文良难掩激动之情。

如今,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了,村集体经济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实了,郝家窑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

“我们郝家窑村这几年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沿黄旅游经济带抓旅游发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我们首先从东梁将近有四千多亩土地开始,通过风沙改造,发展林果经济。这四千亩都是规划好的地片,一片是李子树,一片是兰州大杏,一片是海红果。通过这样规划,在春季可以赏花,在秋季可以采摘果实。在环境整治方面,通过第三方运作,旅游厕所包括环境卫生都是非常干净整洁的。郝家窑村西边是黄河,我们要保护母亲河,让母亲河水更清。我们还要在旅游方面挖掘黄河母亲文化,把黄河文化发展的更好。”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郝争平这样谋划着。

稿件来源: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pg

凡本平台发布的内容,版权均属于滦南融媒,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已经本台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滦南融媒。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台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篇文章很值
赞赏激励一下
推荐阅读